作者:乐多体育 | 发表于:2024-02-23 | 阅读:102次

  关于这件事情,迭戈·科斯塔和巴西足协有各自不同的解释,在科斯塔看来:他没有得到时任巴西队主帅斯科拉里的重视,而且与“斯科拉里大家庭”(当时巴西队的更衣室氛围)格格不入。而在巴西足协看来:迭戈·科斯塔完全就是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才拒绝巴西队的征召,并选择为西班牙效力。

  2013年3月,迭戈·科斯塔得到时任巴西队主帅斯科拉里的征召,首次参加国家队的集训,但在接下来的2场热身赛中,科斯塔都是替补登场,累计出场时间不过34分钟。在这之后,迭戈·科斯塔就连续落选了5月和9月的集训名单,这让自视甚高的“盛世美颜”,感到非常不满。

  同一年的6月,迭戈·科斯塔得到了西班牙国籍,因为屡屡得不到巴西的征召,他就公开表达了改为西班牙队出战的意愿。对此,时任西班牙主帅德尔·博斯克也表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度,并通过对话去了解球员的意见。很显然,博斯克和西班牙足协的举动,更让科斯塔感受到重视,“斯科拉里从来没有给我打过电话,真正要征召我加入国家队的只有博斯克,是他最关心我,还邀请我一起吃晚餐,并且告诉我在国家队会有我的位置,这些事情巴西队都没有跟我说过。我现在只想和西班牙队一起赢得世界杯,我现在的身体情况很好,很想上场有出色的发挥。”

  直到这时,斯科拉里才再度想起迭戈·科斯塔(2013年11月,巴西队在热身赛中迎战洪都拉斯和智利,斯科拉里向科斯塔发出了征召令),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因为迭戈·科斯塔已下决心为西班牙国家队而战,“我希望外界能理解并尊重我的决定,因为这非常地艰难,一个是你的出生地,另一个则是给予你一切的国家,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其实并不轻松。在我看来,代表西班牙队出战,是最佳的决定。因为我在这里经历了一切,我人生所拥有的东西,都是这个国家队赐予我的。”

  在公开决定的同时,迭戈·科斯塔还分别向巴西足协和FIFA递交了一封信,以此来表达为西班牙而战的决心。在巴西足协的司法部主任卡洛斯·洛佩斯看来,迭戈·科斯塔完全就是为了钱,才选择代表西班牙出场,“很显然,他做出这个决定的主要原因就是钱,主席先生(时任主席是马林)告诉我说,迭戈·科斯塔已经不适合再成为斯科拉里大家庭的一份子,因为他不想巴西队出战,从现在开始,巴西国家队和这里的球员,都不会再欢迎迭戈·科斯塔回来。”

  虽然巴西足协表现地非常愤怒,并表示要采取行动,让司法部剥夺他的巴西国籍,但迭戈·科斯塔不为所动,并最终成为西班牙国家队的核心球员。

  因为科斯塔拥有双国籍,据悉,在西班牙踢球两年的巴西、阿根廷职业球员可以获得西班牙国籍。科斯塔出生在巴西,长期在西班牙进行职业足球工作。科斯塔曾经代表过巴西队征战友谊赛,但是后来巴西队在联合会杯上没有再征召科斯塔。

  于是,科斯塔把心一横,干脆加入西班牙国家队,状态神勇的野兽前锋是西班牙求之不得的好球员,双方一拍即合。

  2013年10月29日,科斯塔正式向巴西足协与国际足联提出申请,自己要成为西班牙国家队一员,这是政策允许的做法。

  拥有双国籍的球员太多了,如梅西、马塞洛、阿尔维斯等等,只是他们没有选择加入西班牙国家队而已。


特别声明:所有资讯或言论仅代表发布者个人意见,乐多体育仅提供发布平台,信息内容请自行判断。

标签: 世界杯

相关资讯
  • 欧冠能胜过世界杯吗
      全世界足球运动员的终极梦想永远都是代表他的祖国赢得世界杯而非欧冠冠军。下面我来列举理由。  1关注度:  世界杯是唯一和奥运会并称,4年举办一次的全球体育盛... (查看全文)
    2025-04-24 | 阅读:11次
  • c罗葡萄牙vs瑞士进球
      瑞士队很悲催,世预赛征程领跑了一年多,9连胜佳绩绝无仅有。仅仅一战,便由封神坠入地狱,附加赛能否出线还未可知。  这一切缘于C罗,没有C罗的15个进球,葡萄... (查看全文)
    2025-04-10 | 阅读:41次
  • 佩里西奇世界杯
      金球奖评选标准并不是单纯的像金靴奖那样看进球数,它考察的范围更加全面,不光光是进攻能力。佩里西奇和莫德里奇比起来,如果把克罗地亚比作一个人体,佩里西奇可以好... (查看全文)
    2025-04-08 | 阅读:44次
  • 下一届世界杯哪个国家最有可能夺冠
      从2006年开始,欧洲球队垄断了大力神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法国分别夺冠。下一届世界杯,这几个国家最有可能夺冠。  1、巴西  提起足球,首先想到的肯定... (查看全文)
    2025-03-23 | 阅读:56次
  • 德国世界杯夺冠的比赛
      世界杯历史上只有两次有球队能够卫冕成功,而且两次都是在遥远的几十年前。第一次卫冕成功的是意大利在1938年法国世界杯上卫冕成功,第二次是在1962年智利世界... (查看全文)
    2025-03-07 | 阅读:49次